
昌隆里客家文化裝置藝術
HAKKA CULTURAL INSTALLATION ART
永續自鄰里紮根,
在這裡,藝術不僅僅為社區增添生機、帶領里民認識客家傳統文化,
更是一種喚起環保意識的全新突破。
計畫介紹
ABOUT PROJECT
座落在里區間的社區佈告欄,能否與里民間有更多的互動?
本次計畫改造里區原有裝置,原本僅作為公告用途的社區佈告電視牆,轉變為創新的客家方口獅裝置藝術,並融入互動元素,讓佈告欄進化為文化傳播者,帶領社區里⺠了解客家文化豐富的內涵與影響。
本改造計畫使用政府認證之海洋廢棄物與再生材料進行創作,達成城市花園綠美化,以有限資源創造最大社區美好友善環境的效益。



永續 生活 藝術SUSTAINABILITY LIFE ART
=

設計上結合客庄重要文化特色—方口獅。
過去為農業時代娛樂表演或是年節喜慶的慶祝活動的方口獅,有著上(頭頂)圓下(下巴)方,象徵天圓地方的造型特色,經過線條的簡化,保留其特色形象,將傳統年獸轉換為生動且趣味的形象。


山林綠
GREEN
花布紅
RED

整體顏色以代表客家文化的山林綠、花布紅為主色調,帶入客家經典花紋,鮮明色彩搭配簡約幾何的圖像,透過彩繪師細膩彩繪呈現在裝置上。

而這次計畫,我們期望帶來的不只文化的傳承,還有對永續未來的展望,改造裝置板材以海廢標章認證的海廢板材製作,其為回收塑料和海洋廢棄物製作而成,捨棄傳統材料,大幅降低碳排放,展現出綠色環保的無限潛力。





海廢回收板材使用經認證之海洋廢料(如海洋浮球、保麗龍等)及陸地塑膠廢料再生,減少新資源的開發與浪費,打造全回收、零產出的藝術品,有助於實現循環經濟的目標。
70%
回收材料
20%
海廢材料
10%
彈性改質
符合三項全球永續目標(SDGs)




融合了客家文化、永續材料的藝術電視牆,同時也具互動展示功能,藉由多媒體展示的方式播放客家推廣影片,讓大眾更深入地了解客家文化的內涵和特色。
這座裝置不僅是一個藝術品,更是一場顛覆傳統、寓教於樂並符合永續發展的展覽。
昌隆198公園
佈告欄裝置
鄰里扎根
客家歷史文化
方口獅
體現客家
文化底蘊
海洋廢棄物
再生材料
減少碳排放
環境永續
公共藝術
彩繪
提升社區美感
過程剪影
PROCESS
將永續材料自鄰里紮根,在有限的預算下,如何將電視牆改造為裝置藝術,是我們這次最大的挑戰。
在保有電視牆功能及方便使用性的同時,設計出特別的方口獅外型,因此在結構及板材運用上,我們進行了接近半年的討論,不斷修正及討論找到最適合的方法。
材料上色方面,我們嘗試了不同特性塗料為了達到最飽和的色彩,在歷經材料研究、小樣製作、塗料測試、電箱蓋結構修正、設備實際測試後,最後完成這件改造藝術。









縮時紀實
DOCUMENTARY
歷時五天,以縮時影像紀錄這個蛻變的過程。
從實地測試、微調、安裝、到彩繪師現場彩繪,讓單純的佈告欄進化為文化傳播大使。

攜手合作從鄰里扎根,體現客家文化藝術與環境永續並存的可行性,
同時帶動社區的茁壯發展,留給下一代繁盛美好的未來。